2021部落格BLOG

2021.11.16

《葆舞壂》人物專訪—簡華葆:戰疫後的回歸,一場樂舞迭踏的蒙太奇

時    間|2021年10月27日(日)

受 訪 者|簡華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學系 專任講師)

指    導|陳慧珊(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表演藝術評論總監)

編    輯|沈佳燕

撰    文|尹良豪(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在職班二年級)

 


 

      至今,世界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不僅種類繁雜而且千變萬化。我們要如何有的放矢有效因應全球性問題的挑戰,首先需要深刻認識自我和把握所面臨的主要全球性問題,及其現今社會發展現象。

      在2021這一年裡全球人民面臨許多動盪,最大的禍首莫過於疫情所帶來的衝擊,除了影響了全球國民的健康、教育、經濟…等,甚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試問,這個危機是否在警惕著世人的生活過得太過安逸,欲告誡並懲罰人們的「傲慢」與「怠惰」呢?大哉問現今不管是以「全球在地化」還是「在地全球化」作爲議題去討論,都不可否認因為這些動盪與危機影響著全球人民及國家文化,人們必須轉變心態、用更多的同理心,去做有機的連結。換個角度思考,這些危機未必全然是壞處,因為疫情的關係,拋開了地域性的限制,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全球人民彷彿都站在同一個平面上,為戰勝共同的敵人而進行著修煉,相信這也將拓展人民的全球化視野,透過有效的連結將自身在地文化的優勢推向地球村這個大熔爐,未來也必定會在歷史上留下紀錄。

 
 

 “解碼聲光與舞蹈拼貼出的電影美學”

      色慾、暴食、貪婪、怠惰、憤怒、嫉妒及傲慢,上述直指並切合地球化[1],是警惕現代人的七種罪惡感,尤以自我為中心的「傲慢」為罪惡之首,其源自於天主教的七宗罪[2],亦是簡華葆老師(以下簡稱華葆老師)為《葆舞壂》創作概念的靈感。華葆老師表示:「我要提的並不是人們受七宗罪這件事的懲罰或苦難,而是透過這個概念,喚醒人們重視全球化等議題,並反投射出國與國之間應該已無距離,是能即時做有效的連結。」透過華葆老師個人的審美觀,經篩選後集結來自臺灣各地的舞者,選擇一同來到葆舞『壂』用『舞蹈』進行修煉,在這殿堂上每位舞者猶如史詩戰爭中的戰士,在氣勢磅礡的交響樂章與灌輸生命靈魂的舞蹈相互交織,並滲入電影美學概念以舞蹈技術作為傳遞的重要媒介,營造空間與時間之間的交疊,加入輝煌的燈光投射,豐富著觀者猶如觀看4D的電影感受。而在這壂堂裡佈下許多須由觀眾循著各種線索,親自解碼所蘊藏在其中的支線。觀看透過如詩般的畫面編排,展現華葆老師純粹的創作意念、對生命經歷的種種反思、與對過去自我的審視及調整。


  “由純肢體所堆疊出的修煉巨塔”

 

      《葆舞壂》作品其中囊括古典芭蕾[3]、現代芭蕾[4]、當代舞蹈[5]、舞蹈劇場等,不可諱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作為目前臺灣古典芭蕾的重要學壂,舞者們必定擁有古典芭蕾的基礎作為背後重要的支撐,回歸到肢體這部分,華葆老師表示:「我本身是古典芭蕾出身,到歐洲接觸現代芭蕾,現在則是致力於當代舞的創作。」華葆老師透過個人的身體經驗、音樂性的節選、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產生作品中的主要動作創作。從肢體美學的觀點來看《葆舞壂》舞蹈結構的量體非常大,由舞蹈的空間變化從垂直面、斜面、橫面到音樂、燈光的層層堆疊,都是為臺藝表廳量身去打造。作品中運用許多空間的維度變異,舞者們除了得突破本身古典芭蕾的身體框架,將肢體的動作、重心的轉換、重新解構外,還須克服場域的限制,才能達到華葆老師所想要呈現的畫面及肢體。

      每個人與生俱來擁有不同的身體慣性,華葆老師選擇調整過去的編創模式,運用外在的調整與舞蹈內在的潛移默化,引領舞者調整成一致性,重拾「內在初心」,回歸身體本質,暫時拋開固有的觀念,用最『純』粹的身體去堆疊修煉的巨塔,並共同構築舞蹈的深度。

 

( 舞者排練過程  圖片提供 / 藝文中心 )
 

 “放下『個人』是舞蹈最大的敵人”

      集體創作一直蔚為現今當代舞編創的主流,但華葆老師選擇以自身的身體經驗 、審美觀點為創作主體,華葆老師表示:「當我編舞的時候,從所有動作的創作、路線、節奏、想法,其實都由我來給予舞者,而舞者們都必須來模仿我。」由此可探討,當舞者使用身體的習慣及思維受到制約時,只能依照著編舞者的身體技巧、審美觀念乃至編創的思維模式時,舞者們首先須克服的便是「自我」,需捨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忘卻身體的慣性與舞蹈背景訓練的過程,使自己適應並模仿來自跟自身不同的身體經驗。關於這個創作理念,華葆老師認為:「對我來說,能跳我作品的舞者需要擁有更多同理心、跟我要有一定的默契與共識。」透過華葆老師的訓練,每位舞者將先拋開自我進入狀態中,在這座壂堂裡產生動覺同理的體驗,能不自覺地在身體的層面感知老師所要傳遞的訊息與動作質地。在這場戰役裡,舞者就如同戰士般也將挑戰著「自我與內在」,在摒棄個人所認知的一切,純以同理心並調整心境於同一平面上,而這場戰役的勝利與否,端看你是否也能放下『個人』為中心的思想來進行觀看。

( 簡華葆老師排練過程  圖片提供 / 藝文中心 )

 

     《葆舞壂》的創作意念如同全球人民面對危機時一樣,欲打破疆界創造零距離的合作,從集體到個人運用肢體演繹獨一無二的舞蹈紀錄,這部紀錄與觀眾之間真實的聯繫、於特定時空中共同建構的氛圍,無論是舞者的身體記憶、呼吸、節奏,以至觀者的感知都難以利用文字敍述可以真實體會的。唯有親自走進《葆舞壂》如史詩般的舞蹈電影場景,才能親身體驗《葆舞壂》以身體意象觀看全球化,是舞、是詩、是生命歷程中認識自我的一場戰役。

 
 

[1]全球化:是世界觀、產品、概念及其他文化元素的交換,所帶來的國際性整合的過程。

[2]七宗罪:源於天主教教義中對人類惡行的分類。歸入這一類別的,能夠直接形成其他不道德的行為或習慣。現在七宗罪一般指傲慢、貪婪、色慾、嫉妒、暴食、憤怒及怠惰。

[3]古典芭蕾的歷史約有五百年,是沿襲宮廷芭蕾的各種技法與表現方式,雖經過了不斷地改變和革新,在19世紀形成的新流派芭蕾舞。

[4]現代芭蕾吸納了現代舞的編排設計特色,在芭蕾中融入現代舞創作手法,淡化情節,以表達內心的感受及心理活動爲主,在舞臺設計和服裝上更簡潔凝鍊。

[5]當代舞(Contemporary Dance)是一種在二十世紀中葉發展而來的舞蹈表演類型。它已經發展成為全世界專業舞者所主要學習的舞種之一,並在美國和歐洲尤其受歡迎。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