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介紹

「混」這個字在意義上常被用來形容混亂、無秩序的負面狀態,當我們提到某個地方或狀態「混」時,失去秩序、無法有效運作的聯想即自動展開。相較於許多人對「純」一字中專注、神聖的嚮往,「混」所代表的態度、多焦就是少了一味固執、堅持。但當我們回看藝術脈絡中如潮起潮落式「純」與「混」的對決,往往都是突破的開始。策展小組希望藉此製作,由「混」字出發,以其所代表的跨度、多樣多元與包容,在這個文化、人種、意見、經驗、知識堆疊交互作用,推陳出新的混世代中,探詢屬於舞蹈的混當代。

大觀舞集年度製作《混》,作品組成由國內知名舞蹈家楊桂娟、姚淑芬、林文中教授,各自帶來全新作品及過往經典作品的重製。也特別邀請曾爲世界級頂尖舞團『荷蘭舞蹈劇場』編舞,亦獲得多個重要編舞獎項的舞蹈家Dimo Kirilov Milev來台為學子們量身打造全新作品,接軌台灣放眼世界,提供青年舞者擁有更多的經驗、履歷。今年《混》更勇於將年度製作開,以徵件的形式,邀請青年編舞家的加入,試圖打造以不同年代、不同風格、不同地域、不同階段、不同身份、不同認同、不同美學的一場混合製作,期望以此態度,「混」出各自奧妙,《混》出未來舞蹈大師的人生奇異點。
 


團隊介紹

策劃人 蘇威嘉

藝術總監暨編舞家 楊桂娟

副藝術總監暨編舞家 姚淑芬

行政總監暨編舞家 林文中

客席編舞家 迪莫.米列夫(Dimo Milev)

新世代編舞家 廖炎勇


蘇威嘉

高雄人,臺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2004年與陳武康等人共同成立驫舞劇場,長期為舞團編創新作與演出,2007年集體創作作品《速度》獲得第六屆台新藝術獎表演類年度大獎,2012年與陳武康合作的自傳式作品《兩男關係》於德國獲科特尤斯編舞大賽首獎與最佳觀眾票選獎,2009至2013年在美國芭蕾大師艾略特.費爾德Eliot Feld邀請下,加入Ballet Tech舞團。受Eliot Feld啟發,2013年開始進行以《自由步》為題的十年編舞計畫,從軌跡、形狀、質地等要素出發,追求舞蹈身體的細緻、極限,進而引領觀眾賦予表演者各種想像與情感的連結,被舞評形容為將美感耕耘至極致的演出。除了舞蹈外,蘇威嘉也多方跨界,如:擔任大型運動會之編舞、與台灣多個重要劇團合作等。2016 於國家兩廳院擔任駐館藝術家。近年除了持續保有豐沛的創作能量,也將其費時十年探索的自由步系列,就身體使用與表演方法之美學、邏輯,歸納出多個練習篇章,以軌跡、形狀與質地做為技法核心,發展出完整的教學系統,分享跳舞的喜悅於各地,實踐作為舞蹈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蘇威嘉也應用其善於觀察、發覺、建構、再造的天賦,將此應用於樂齡舞蹈的推廣、教育上,探索每個獨立個體最大的可能性,是近年台灣青壯一代在樂齡舞蹈推廣、教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楊桂娟

舞蹈學系教授暨組合語言舞團藝術總監。曾於1989-2023年間創作了31 首作品,其作品分為【舞蹈從生活與生命中探索】與【舞蹈從書法中探索】二大主軸,演出地點包括台灣、美國、加拿大等地。作品特色結合台語唸唱與細緻內斂的肢體,創造獨特詩性舞蹈語言。作家張曉風女士形容其舞作「如清風之飄舉,如急澗之跳脫靈動。」

姚淑芬

「世紀當代舞團」創辦人、藝術總監及主要編舞家,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得主,被藝文圈友人譽為「用毛細孔呼吸的編舞家」,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助理教授。以魔幻寫實影像和後現代主義拼貼的三度空間概念結合,形塑如夢似幻卻極具感知真實的舞作氛圍,為現今台灣少數以肢體詮釋戲劇架構的佼佼者之一。

林文中

擔任過國內外許多舞團舞者,包括世界著名的比爾提.瓊斯舞團。紐約村聲週報曾讚譽他「超級舞者」,美國舞蹈雜誌稱其「無比的力量與控制能力」。2008年創立林文中舞團,發表「小」、「南管」與「流體」等系列作品。作品《長河》榮獲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作品,並於2015年獲選為表演藝術雜誌年度人物。

迪莫.米列夫 Dimo Milev

是一名自由舞者和編舞家,他曾與歐洲當代最具盛名的舞團與編舞者合作,包括:Compañia Nacional de Danza, William Forsythe, Ohad Naharin, Hans van Manen, Mats Ek, Wim Vandekeybus和Jiří Kylián。2019年迪莫.米列夫於荷蘭舞蹈劇場二團(NDT 2)的製作《Up & Coming Choreographers》中編創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並在2020年荷蘭舞蹈劇場二團常規節目中首演了新作《Fusions and some confusions》。

廖炎勇

雲林人,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早期隨父親四處漂泊,12歲回到臺灣,早期身體經驗為武術基底,在少林拳道武術錦標賽獲獎無數。大學期間,開始學習舞蹈,曾在編舞家Igal Perry、黃懷德、葉名樺、楊德偉以及姚淑芬的作品中擔任獨舞者,並在臺南藝術節、TSO舞蹈劇場、世大運、臺灣舞蹈平台中飾演重要角色,作為舞者同時也熱衷於舞蹈編創的他,不斷的在表演與創作上探索可能性,並持續與不同的國際級藝術團體合作,作品曾入選三十沙龍、舞躍大地。2020年開始進行數位影像製作,曾與鋼琴家盧易之、闖劇場合作拍攝影像作品,同時陸續開始擔任許多樂團以及舞團的MV拍攝執行與演出紀錄,並於2021年擔任德國 MiR Dance Company 《Musiktheater im Revier》音樂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