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落格BLOG

2022.10.03

栢優你搞不懂戲曲工作坊 側記

時          間|2022年9月15日 星期一 15:00-17:00

地          點|臺藝大文創園區403教室

工作坊講師|栢優座座首 許栢昂 老師

指          導|陳慧珊(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 表演藝術評論總監)

編          輯|沈佳燕

撰          文|梁資鈺(電影學系三年級)
 


創團於2007年的栢優座,在京劇出身的許栢昂老師的掌舵之下,十六年來,始終致力於傳統戲曲與現代戲劇的融合,敘說屬於臺灣的故事。

在九月十五號位於臺藝大文創園區403教室裡,許栢昂老師透過帶領同學實際操練,使之親自體會戲曲獨特的身段之美及隱藏其中的哲意。傳統戲曲對於許多觀眾而言,彷彿披著一層神秘面紗,無論以語言或形式,觀看傳統戲曲似乎比現代戲劇更具門檻。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將戲曲推向大眾?」無疑是個值得深究的大哉問。那麼,廣受觀眾喜愛,深受業界推崇的栢優座,又是如何在傳統美學與創新元素間取得平衡呢?

京劇為臺灣帶來何種激盪?

面對有關國族認同的提問時,許栢昂老師提出了「文化漂流」的概念。臺灣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所乘載的便是來自移民所帶來的文化,而這些漂流來臺的各類文化在臺灣相互對話,終將會發展成屬於臺灣獨有的面貌。

此外,京劇作為中國傳統戲曲,同時也是一種表演體系,它自身有著獨特的戲劇觀及美學思想。許栢昂老師分享道:「於國光藝校學習京劇的期間,京劇表演體系同時也被客家戲、歌仔戲等傳統戲曲的老師運用著。」由此可見,此一表演系統被活用在不同的傳統戲曲中,具有相當的實用性,為臺灣表演藝術增添了不同的詮釋方式和學習途徑。

藝術風貌的形塑往往取決於所處的背景,在當今的時代氛圍當中,臺灣在作品選題上比中國更具彈性;同一種劇種往往在兩岸的呈現樣貌會有所不同。因此,臺灣的傳統戲曲創作者的發展空間更要寬廣和自由,一方面,既傳承了中國傳統戲曲的美感,另一方面,與臺灣本土的文化結合,創造出富有臺灣特色的故事。

(工作坊活動過程/圖片提供:臺藝大藝文中心)


京劇語彙及風格從何而來?

談到京劇的特色時,許栢昂老師表示:「程式化的表演」便是京劇最標誌性的特徵;戲曲的表演方式,並非單純的模仿,而是演員將生活所見的動作轉譯為京劇語彙呈現於舞台上;不同的演員在演繹上必然會有不同的風格,但語法卻是貫通的。

戲曲獨有的密碼為五法——手、眼、身、步、法——透過手勢、眼神、身段、台步的配合,搭配戲曲特殊的迂迴風格,在演繹過程中相互調合,使肢體動作富有線條美感之外,也專注於表現出角色的性格。此外,在形塑空間上,比起搭建舞台布景,戲曲更擅於利用演員的肢體表演來暗示所在位置。

由上述可見,戲曲在呈現上捨棄了相當程度的寫實元素,更著重於意境上的隱喻與美感。而此寫意的風格在表演藝術的領域中,建立了獨樹一幟的風格。

如何練就戲曲身段?

四功「唱、念、做、打」為戲曲表演者在訓練時的四個基本功夫,「唱」為唱功,「念」為唸白,「做」為肢體表演,「打」則為武打功夫。此次工作坊在許老師的引導下,參與工作坊的同學們利用栢優座演員們平時練功的「砌末」(即為道具)進行武打練習,在實際操練的過程當中,老師不斷提醒同學除了關注自身的動作否標準,打開聽覺,透過砌末彼此碰撞的聲音,以觀照環境及現場其他演員亦十分重要。

(體驗砌末過程/圖片提供:臺藝大藝文中心)

最後五秒,會看見光、看見暗、還是看見我?

當同學問及創作靈感來源時,老師表示:「自己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社會及身邊親朋好友正在經歷的事,對這些事件的體悟也成為自己創作的養分。」老師在創作過程中利用自己於大學所學的現代戲劇,融合自幼所習的京劇元素,使作品兼顧通俗與傳統之餘,亦能展現東西文化的合璧之美。

本次在「2022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的《最後五秒》中,栢優座嘗試探討人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時,人類對於生死存亡的抉擇困難,透過作品與觀眾討論,既然人終將一死,生命的價值又該如何定義?融合中西戲劇元素、貫通古今中外文化之美的《最後五秒》,帶給觀眾的不僅僅只是一場與眾不同的戲劇體驗而已,更是對內心深處與宇宙穹蒼的無盡探索!

(工作坊活動過程/圖片提供:臺藝大藝文中心)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