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落格BLOG

2023.12.15

跨越國界的音樂對話:臺韓文化交流之美—韓國傳統樂器講座

時   間|2023年12月8日 10:10

地   點|臺灣藝術大學 福舟表演廳

團   隊|韓國藝術綜合學校傳統藝術院

主講人|秦潤鏡(진윤경)教授/篳篥、金亨燮(김형섭)教授/伽倻琴

編   輯|沈佳燕 

撰   文|李威岭(音樂學系在職碩士班二年級)
 


2023年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邀請韓國藝術綜合學校演出《Root-Route:深深無邊》,在延伸活動「韓國傳統樂器講座」邀請到本次演出的篳篥和伽倻琴演奏家來為臺藝大中國音樂學系(以下簡稱國樂系)師生們講解樂器的歷史以及示範樂器的演奏方式。臺藝大國樂系也請到系上的任重老師和郭靖沐老師來為韓國藝術綜合學校的學生們介紹中國傳統樂器笛和古箏。
 

管樂器之聲:探索東亞樂器的異同

講座開始時,秦潤鏡教授率先吹奏篳篥讓大家認識篳篥的聲音,吹奏完並說道「相信臺灣也有類似篳篥這個樂器的聲音,像是管子、笛子……或其他竹子類做成的樂器。」

確實,在秦潤鏡教授演奏的同時,筆者不禁思考起篳篥、嗩吶、管子三者之間音色的異同。筆者認為,篳篥與嗩吶有相似的演奏風格,都是善於表現類似「哭調」這種哀慟情緒、旋律悲愴的樂器,極能反映當時悲苦心情的音色。但音色上沒有嗩吶、管子來得高亢,相較來說是一個更加含蓄且充滿靜謐氛圍的樂器。講座中秦潤鏡教授則是比較日本篳篥、中國管子與韓國篳篥的差異,上述三者都是由蘆葦製成的雙簧哨子和硬木或竹制的桿子兩個部分組成,其發源地也都源自龜茲國,相當於今日的新疆地區。然而,隨著這些樂器在不同國家的發展,它們在構造和聲響方面都呈現出多樣性,受到各地文化的影響而產生各自獨特的特色。介紹完篳篥的歷史,秦潤鏡教授徵求三位想嘗試篳篥的國樂系同學上台。出人意料的是,三位同學輕而易舉地就使篳篥發出聲音且掌控得宜,贏得全場如雷的掌聲及歡呼,更讓秦潤鏡教授直呼「你們是篳篥的繼承人嗎?跟我們一起回韓國吧!」篳篥的介紹就在歡愉的氣氛中告一段落。

(國樂系同學上台參與的過程 圖片提供/藝文中心)

探索韓國傳統音樂之美:解析宮中音樂與民間音樂的對比

緊接著由金亨燮教授介紹伽倻琴。在深入介紹伽倻琴之前,金亨燮教授先向大家解釋韓國傳統藝術的不同面向。而韓國音樂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宮中音樂,另一是民間演奏的民族音樂。

(講座過程 圖片提供/藝文中心)

舉例秦潤鏡教授一開始演奏的曲子,屬於朝鮮時期是君王在移動時會演奏的背景音樂。這首曲子同樣也被用於韓國傳統舞蹈處容舞的背景音樂。宮中音樂通常是需要配合君王的步伐而演奏,因此聽起來才會有較為沉重和緩慢的感受。因著政治需要也顯得宮廷音樂在演奏時較為節制,沒有過多表現演奏家情感上的元素。相對而言,民間音樂則融入了更豐富的情感,包括喜﹅怒﹅哀﹅樂。工作坊中金亨燮教授以sinawi(韓國巫樂)為例,指出在民間演奏時,演奏者可以根據個人能力和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即興演出,使得音樂更具即興性,也凸顯了韓國音樂豐富多元的一面,既有宮中音樂的莊重,也有民間音樂的活潑和豐富情感。

 

跨足千年的聲音之旅:伽琴的歷史與文化

簡單介紹完韓國傳統音樂歷史後,金亨燮教授轉入伽倻琴的歷史。他說道伽倻琴的起源可追溯到西元前一年至西元六年間,在一個名為「伽倻」的國家製造出來。該國家內部分為各自的小區域,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君主,因此中央統治相對困難。為了統一其他邦交列國,一個較大的國家製造了一種特殊的樂器,即「伽倻琴」。伽倻琴在歷史上一直與文人雅士文化相關聯。文人雅士通常是中央政權的支持者和執行者,因此,伽倻琴作為文人雅士的象徵,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體制的權威性。

(講座過程 圖片提供/藝文中心)

 

在講座現場,金亨燮教授展示了兩把外觀相似但尺寸不同的伽倻琴,一把是「正樂」伽倻琴,另一把是散調伽倻琴。正樂伽倻琴的琴身通常使用梧桐木,而弦的材質是絲緞。相比之下,「散調」伽倻琴的面板是桐木,背板是栗木,弦也是絲緞。金亨燮教授指出,散調伽倻琴相對較小,更適合展現一些技巧性的演奏法。目前常見的伽倻琴已經從12條弦擴展到25條弦,最主要的差異在於音域的擴展,而弦則多使用尼龍材質。由於弦的增多,弦的顏色會根據不同音調而有所區別,使演奏者方便辨識音高。

(圖片:金亨燮教授展示介紹伽倻琴)

 

這場講座不僅是帶領觀眾探索了韓國傳統音樂的歷史,更演變成一場跨越臺韓音樂的精彩交流!由臺藝大中國音樂學系所派出的任重老師也向韓國藝術綜合學校的學生們介紹了同樣也是管樂器的中國笛,簡述梆笛、崑笛、大笛的差別。郭靖沐老師則是介紹外型與伽倻琴相似的古箏,當韓國藝術綜合學校的學生們看見古箏是需要戴義甲彈奏,以及聽見古箏的定弦是由五聲音階排列而成時,都不禁發出表示感嘆的驚呼聲。

(任重老師和郭靖沐老師合演古曲《梅花三弄》過程 圖片提供/藝文中心)

 

最令人難忘的是,講座的結尾由任重老師和郭靖沐老師合演一首古曲《梅花三弄》獻給韓國藝術綜合學校的貴賓們。再次展現音樂講座跨文化呈現的細緻安排,不僅深化了臺韓之間的音樂交流,也將整場講座推向了一個美妙的高潮。透過音樂的和諧共鳴,彼此文化的美好也在這一刻得以展現,期待未來還能有密切的臺韓文化交流。

(講座過程 圖片提供/藝文中心)


上一則 回上頁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