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部落格BLOG

2023.12.22

島嶼聲聲,生生不息

時   間|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14:30

地   點|臺藝表演廳

演   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中國音樂學系

編   輯|沈佳燕

撰   文|李威岭(音樂學系在職碩士班二年級)


2023年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的「島嶼聲聲」節目,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以下簡稱臺藝大國樂系)指揮黃新財、陳俊憲老師,指揮新秀楊祖兒、劉亮皜,以及新秀演奏家陳宇涵、陳明祺共同參與。演出內容包括《弄獅》、《霧》、《武聖佛—啟動》、《祈雨》、《來食茶》、《繞境隨想》、《花漾寶島》等多個曲目。同時,節目還含蓋箏樂合奏《滿山春色》,以及特別邀請「三個人」樂團演出《望著牛尾擺呀擺的阿枝》,並與陳崇青老師、刁鵬老師合作演出曲目《La So Re》。這次演出的曲目多樣豐富,如同海報所呈現的主視覺,展現了臺灣傳統文化與現代感的融合。

 

(圖片:《島嶼聲聲》演出海報主視覺)

(圖片:《島嶼聲聲》演出海報主視覺)

音樂會營造島嶼奇境

今年並非筆者首次欣賞臺藝大國樂系在大觀國際表演藝術節中的演出。臺藝大國樂系近年來的音樂會深具創意與巧思。舉例來說,去年的「繽紛~七彩之和」音樂會特別注重舞台燈光的設計,依照《七彩之和》這首曲子的各樂章標題,投射出相應的顏色,而在謝幕時更將彩虹般的色調投影在反響板上,留下令人難以忘懷的繽紛畫面。今年的「島嶼聲聲」不僅延續了舞台燈光的巧思,更將音樂會打造成一場劇場形式。透過投影畫面和精心設計的造景,以及在曲目之間巧妙安排的主持人,音樂會賦予了更豐富的表現形式。這種綜合應用讓觀眾能夠更身臨其境地感受臺灣在地文化和音樂的融合。演出手法不僅提供了視覺上的享受,更加強了音樂會的敘事性,使觀眾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每一首曲目背後的文化內涵。透過主持人的引導,觀眾得以更全面地認識臺灣豐富的音樂傳統和當代發展。這樣的綜合呈現方式讓「島嶼聲聲」成為一場兼具藝術與文化價值的音樂盛會,引領觀眾進入一場深刻的臺灣音樂之旅。

《島嶼聲聲》這個音樂會標題對筆者而言,就像是臺藝大國樂系將自身系所比擬成一座「島嶼」。整個系所的師生成員在音樂會上展現出團結一心的力量,透過不同形式的組合,奏出了多種聲響上的可能性。當筆者踏進臺藝表演廳的那一刻,彷彿是登陸在一座未知的島嶼上,而音樂會就如同在這座島嶼上展開的一場探險,充滿著對新發現的期待。這個概念不僅使音樂會成為一場藝術表演,更賦予了整個演出一層深刻的象徵意義。透過音樂的奏鳴,彷彿能夠聽見這座島嶼的聲音,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這樣的想像也讓觀眾參與其中,成為這趟音樂探險的一部分,共同體驗這座島嶼所散發出的豐富音樂風采。
 

島嶼探險的奇幻旅程

這場音樂會中巧妙的利用主持人的安排,就像在島嶼探險中有領隊帶著導覽一般。在島嶼上聽見的第一個聲音是箏樂合奏,《滿山春色》作為音樂會的序幕。儘管曲目描繪的是男女出遊的明媚風光,但感覺就像是在告訴觀眾,這座島嶼就是一座充滿了「滿山春色」的美麗之地。這樣的開場選擇不僅為整場音樂會設立了一個輕快愉悅的氛圍,同時透過主持人的介紹,也使得觀眾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首曲子所呈現的意境。箏樂合奏的聲音彷彿是帶領觀眾進入這座「滿山春色」島嶼的大門,讓整場演出開啟了一段豐富多彩的音樂之旅。

(活動演出過程 圖片提供/臺藝大國樂系)

(活動演出過程 圖片提供/臺藝大國樂系)

接著在島嶼上遇見了「三個人」以及「五個人」,不論是「三個人」還是「五個人」,在音樂歷史上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編制。特別是「五個人」,是一種只有當你登上這塊島嶼才能聽見的新發現!在五個人合作演出的《La So Re》這首曲子中,還能看到任重老師吹奏口風琴,更是加強了這場音樂之旅的多元性,使得觀眾彷彿在這座島嶼上發現了一個全新的音樂世界。這樣的創新和獨特編制帶給音樂會更豐富的層次,同時也突顯了「三個人」對於音樂實驗和探索的決心。

(「三個人」活動演出過程 圖片提供/臺藝大國樂系)

(「三個人」活動演出過程 圖片提供/臺藝大國樂系)

為嗩吶與國樂團而作的《弄獅》中,打擊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透過不同打擊樂器奏出的多樣音色,成功地模擬出舞獅的生動場景。樂曲中還有一個特殊的橋段,會請部分聲部吹奏鳥笛,以達到施放蜂炮的音效,豐富了整體音樂表現。古箏協奏曲《霧》,曲子開頭古箏的弱起拍緊接著吊鈸和大鼓的聲音,彷彿像是雲霧「轟」一下而立即散去的感覺,接著,古箏獨奏瑣碎的音符約莫八個小節後滑水帶入整個樂團,彷彿是撥雲見日,使人豁然開朗。筆者對樂曲開頭的這段鋪陳深感喜愛,僅短短的幾個小節,卻能勾勒出豐富的畫面想像。四位新秀攜手帶來的《弄獅》與《霧》,雖然兩首曲目演出過程中皆有些樂團與獨奏合不在一起的地方感覺有些許混亂,不過兩位協奏者通過快速調整展現了出色的專注力,能夠不受影響地繼續專注演奏。同時,指揮新秀們也展現了冷靜應對的能力,成功地帶領樂團將整首樂曲順利結束。在演奏過程中遇到小挑戰是不可避免的,但四位新秀展現了他們的專業素養和協同合作的能力。這樣的表現不僅展現了他們的音樂天分,也凸顯了在壓力情境下的穩定和應變能力。觀眾透過音樂感受著島嶼上的奇妙景色,每個曲目都是一個新的發現,一段令人難忘的冒險故事。

下半場的五首曲目皆為國樂合奏曲,儘管這些作品來自不同的時期,形式上都以大樂團編排呈現。然而,透過音樂的傳遞,我們彷彿漫步在這座島嶼上,細心探尋每個音符所散發的獨特風情。

筆者從整體節目安排觀察,這座島嶼可能還有未被開發的秘境等著我們發現,儘管島嶼有著美麗的風景,但整體音樂會卻可能因節目過於冗長而讓觀眾感到疲憊。僅在總演出曲目不包含中場休息的情況下,演出時長已超過兩小時,對於一般大眾仍是有些吃力,也期待將演出節目進行精煉,能夠更好地保持觀眾的興致。這樣的調整或許能夠提升整場音樂會的魅力,使得觀眾在音樂之旅中更能投入、享受。

 

(活動演出過程 圖片提供/臺藝大國樂系)

(活動演出過程 圖片提供/臺藝大國樂系)

音樂之島幕後功臣:學生主導的藝術奇蹟

在謝幕時,臺藝大國樂系系主任蔡秉衡說道,整場音樂會的演出和製作完全由學生團隊規劃執行,從舞台燈光、影像視覺到演員走位,每一個環節都是由學生策劃和實行的。這如同在這座音樂之島上,學生們彷彿是掌控著整個島嶼的藝術建築師,將他們的才華和創意融入每一個音符和表演之中。這樣的安排不僅反映了臺藝大國樂系對學生的信任和培育,同時也呼應了島嶼的特質,象徵著在這片音樂海洋中,每位學生都是這座島嶼上的一環,共同營造出豐富多彩的音樂景觀。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注重學術知識的傳承,更讓學生們能夠在音樂的大海中自由航行,發現屬於他們自己的藝術探險。筆者也期待未來能在大觀國際表演藝術

上一則 回上頁 下一則